第一分会场 主题:60年代左翼文学
主持人:郭英剑 陈世丹
第一分会场研讨主题是60年代的左翼文学,共有9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外语学院的专家教授参加,会议在郭英剑、陈世丹教授的主持下,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60年代的左翼文学进行深入探讨,展现了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全景。
中国人民大学外语学院的陈世丹教授,以小说《但以理书》为文本依托,借助创伤叙事,探讨了国家政治暴力对后代的影响。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任虎军教授以小说《我们为什么在越南》为解读对象,从疯狂、焦虑、欲望三个方面揭露了60年代美国现状。
上海理工大学的王越洪教授,以乔治•卢卡奇物化理论为支撑,从亲情和友情的物化,个人自由的消失等方面分析了小说《波斯顿人》中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
南京理工大学的张艺副教授的论文《观看的伦理与性别―苏珊•桑塔格与安妮•莱博维茨图像艺术对话研究》,将文学批评与符号学相结合,主要从文学对话、政治对话、信仰对话三个方面探讨文本主体对话,并对如何超越性别问题提出新的思考。
云南师范大学的郝林莲老师在其报告《死亡的生命:<死亡之匣>的图像叙事的研究》中通过研究小说作者把时间分解为空间图像的独特叙述方法,展现了小说中由死亡这一时间事件展现出的空间样态。
南开大学的马红旗副教授则以《60年代新左派运动与美国文学》为题从宏观角度对60年代新左派运动和美国文学的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行了梳理。
会议最后,陈世丹教授针对每位发言者做出了点评,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与会人员各抒己见,积极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会议在热烈融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第二分会场 主题:60年代的黑色幽默小说
主持人:胡铁生 胡亚敏
该分会场共有八位发言者,由吉林大学胡铁生教授和解放军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的胡亚敏教授主持。分会场座无虚席,现场发言和讨论都很热烈。
首先发言的是武汉大学外语学院的研究生邵雪松同学,他发言的题目是《存在主义视域下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他运用存在主义理论,对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所体现的世界的荒诞,人性的异化,信仰的缺失,以及自由选择的力量重新进行了解读。
解放军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的胡亚敏教授在其《美国战争小说中的单独媾和和主题》中首先解读了单独媾和定义,接着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文本解读对象,具体分析了单独媾和在其中的体现。在这部小说中,士兵常常面临一个决定是留在战场还是有意逃避战争这样一个选择,这个士兵经过一番心里斗争,最后决定他一定要逃离战场,那么他一旦逃离战争之后我们就说他打成了一个单独媾和。战争中士兵会有一种想当英雄的愿望。但是,战场的现实与他们的想象差的比较远,所以就令他们感到无比失望。他们认识到战争是残忍的、血腥的,甚至是荒诞的,所以士兵就要考虑走还是不走的问题。
郑州大学文学院辛亚敏博士在其论文《试论<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梅杰少校形象》中,运用存在主义的思维具体分析了梅杰少校的悲剧色彩,从一个侧面再次展现了世界的荒诞和非理性。
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胡铁生教授是最后一位发言者,他《<第二十二条军规>黑色幽默不确定性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中指出,约瑟夫•海勒受哲学,语言学,自然科学和潮流的的影响,在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创作中,引进黑色幽默的叙事策略,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特征,对当代文学的创作形成了重要影响,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找到新的途径。
第三分会场 主题:60年代犹太文学
主持人:武跃速 杨道云
参加本组研讨的人数共26人,其中有7人代表发言,杨道云和武跃速老师主持。第一位发言人是郑州大学文学院的赵艳花老师,发言题目是《厄普代克20世纪60年代三部小说人物的身份认同》。以三部小说《农庄》、《夫妇们》和《兔子归来》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国家、种族、性别、宗教四个层面详细阐述了三部小说中人物的身份认同。进而揭示出主人公哈里民族中心主义倾向的转变,对完美的美国形象从维护转为怀疑,并认识到民族中心主义的实质,对黑人恐惧由厌恶转为欣赏接受。人物詹妮丝自我意识也发生了转变,经济上不再依赖哈里,开始了寻找完整自我的尝试,这暗含了当时的女性由家庭走向社会,寻找性的解放和完整的自我。
第二位发言的是许昌学院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彭晓燕老师,其发言题目是《“牺牲―救赎”主题在美国犹太小说中的文学表现》。“牺牲―救赎”是一种受难者的文化形象,就像基督受难史一样。论文从几部文学作品入手阐释了其中的受难者形象。比如《傻瓜吉姆》中的倒霉蛋儿形象;《电源》中男主人公为了救赎而牺牲的形象;《魔术师》中女性作为受难者救赎男性的形象,表现出女性受难时对男性的那种坚持和守望。
第三位发言者是中原工学院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杨道云老师,其发言题目是《美国后现代小说<披肩>中的后人道主义研究》。本文的主题是犹太人的受难,遭迫害及种种非人性遭遇。物体披肩在文中打破了传统的作为饰品、抵御寒冷的作用进而上升为滋养生命的掩护作用,蕴藏着爱意,是联系母女的一种亲情体现。
第四位是东北师大外语学院英语系张颖老师。张老师发言题目是《论辛顿新现实主义杰作中的浪漫主义色彩》。辛顿作为美国少年文坛的重要作家,其著名作品是《局外人》。论文主要从人物理想、人物塑造、文体风格三个方面来谈浪漫主义。深刻揭示出了下层社会少年及那些普通人物的勇敢侠义,和对纯真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文章最后以一句话“我从漆黑的电影院走向明媚的阳光中”结尾,从文体风格上增添了文章浪漫色彩。
第五位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高尔聪博士。她发言题目是《符号式的消费 符号式的回归―消费文化视域下的<兔子,归来>》。论文主要从汽车、住宅、服饰三方面论述了这种符号式的消费和回归。从小说中詹妮丝和“兔子”主体地位的置换,可以看出汽车代表一种个人及阶级消费符号,并且小说中两人的和好场景―汽车旅馆,也只是代表一种漂泊不定和放荡不羁,由此暗含了两人的情感危机得到暂时救赎。另外,房屋作为阶级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表现暗含了一种住宅差异,进而揭示了一种狭隘的种族观―中产阶级的消费符号只能代表白人,黑人则不可触及。最后,从服饰方面揭示了“兔子”的人性化回归。
第六位是郑州大学外语学院的高灵英博士。高老师发言题目是《生成“兔子”》。论文打破了传统的存在主义文学视角,从德勒兹的生成理论出发,详细而有新意地分析了《兔子四部曲》。哈里具有和兔子相似的运动特征,不断地本能地跳跃,从一个贫穷困惑的年轻人到一个回归家庭,承担家庭责任的发达中年人。他从动物身上找到了新的认知方式,生命不止,跳动不息。另外论文借“兔子”这个社会“块茎”分析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种片段进而呈现出一种生成性的、积极的、丰富多彩而绵延起伏的美国千高原状态。这种生成“他者”的生成理论、“块茎”多元网络结构打破了常规与传统,成为论文的一大亮点和创新点。
最后一位是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武跃速老师。武老师发言题目是《索尔•贝娄在六十年代的保守性:以<赫索格>和<塞姆勒先生的行星>为例》。论文从言论和行为、反思审视和现实主义手法三个方面审视了索尔•贝娄的保守态度。其中《赫索格》以嘲讽语调批判了现代人的迷失,而《塞姆勒先生的行星》则体现了一种反文化的道德审判。
发言中有三位老师和博士生就厄普代克的“兔子”系列小说做了发言,并且角度都比较新颖,分别就身份认同、消费符号和“兔子”的积极性和生产性做了分析。在大家的发言过程中,主持人武跃速老师进行了点评,杨道云老师进行了小组总结。
第四分会场 主题:60年代族裔文学
主持人:林元富 李保杰
第四分会场总共有8名发言人。首先发言的是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黄崇珍 教授,题目是《20世纪60年代非裔美国小说思潮》。黄教授首先介绍了20世纪60年代非裔美国小说思潮的两大派别:后现代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简述了后现代主义在非裔文学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过程中所发挥的推动作用。接着列举了最具代表性的黑人作家来介绍两大派别各自的特性和共同点。她认为,60年代的黑人新现实主义主要涵盖了两个流派:批判现实主义和诗化的现实主义,并以约翰•奥利弗•基伦斯和艾丽斯•沃克作品为例,分析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特色。黄教授还就黑人后现代主义和白人后现代主义的区别做了叙述。
第二位发言者是泉州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苏冬凉老师,论题是《从<最蓝的眼睛>和<秀拉>看莫瑞森的审丑意识》。苏老师首先介绍了审丑从边缘到领衔主角的演变过程。认为19世纪浪漫时期文学作品出现审丑意识,并于20世纪中期进入审丑盛世,而上个世纪60年代是丑学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时期。苏老师接着以《最蓝的眼睛》和《秀拉》为例,深入分析了这两部作品中的外表之丑、自然之丑、语言之丑和意象之丑。这些都揭示了当时处于时代夹缝中的人生之丑和人性之丑,并最终把矛头指向历史之丑。
第三位发言者是东北师范大学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修树新教授,论题是《论特瑞•麦克米兰小说<妈妈>中的黑人母性》。修教授首先介绍作家特瑞•麦克米兰的创作生涯及其代表作品、《妈妈》的故事梗概和创作背景。接着分析了《妈妈》这部作品中黑人母性的传统特质,包括物质的保障者和品质的培养者。最后,点出了《妈妈》中体现的黑人母性的新特质:重视教育和对个人幸福的不懈追求。
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的研究生陈倩茜是第四位发言者,题目是《来自黑暗的诉求―托妮•莫里森处女作<最蓝的眼睛>解读》。论文分析了这部作品在文学、文化和社会方面的价值,并指出了该作品中最蓝的眼睛、蓝眼睛的小黑猫和黑泥土上的金盏花三个意象背后隐含的深刻涵义。论文最后总结了托妮•莫里森在这部作品中人物心理描绘之细致,观察视角之独特,及其她在黑人民族抗争中所展现出来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李蕊老师的发言题目是《从<甘加丁之路>看20世纪60年代美国华裔的身份构建》。李老师首先从历史跨度、故事情节、六十年代的特殊时代背景以及小说结构简要介绍了美国华裔作家赵建秀的长篇小说《甘加丁之路》,接着提出小说中存在着以关龙曼和其子尤利西斯•关为代表的两代人的身份建构。指出儿子体现出来的男性阳刚之美区别于父辈的传统男人阴性特征。从东西方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两种文化身份对华人成长的影响,以印证萨义德的关于身份动态论的观点。最后提出,赵建秀本人人格上存在的偏激和激进倾向,造成了男女主人公人物伦理身份构建的扭曲和甚至颠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的研究生麦丽斯在其论文《动物的话语,人类的沉思:芭芭拉•金索尔弗小说<动物之梦>中的动物研究》中,认为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动物的形象来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思社会政治的问题。重点分析了女主人公对于动物的态度来引入对人类的思考:动物和人其实是平等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随着环境的恶化,人类不得不牺牲动物的地位来成全自己的主体性。作者希望这篇研究论文可以摆脱生态批判的话语束缚来重新审视这个作品。
第七位发言者是来自山东大学外语学院李保杰副教授,论题是《奇卡诺文学运动与当代墨西哥裔美国文学》。李老师认为奇卡诺文学运动是60年代民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从西语文化传统入手,介绍了墨西哥裔文学发展的历程。接着区分了土地和家园的不同书写方式。结论指出,墨西哥后裔文学和“奇卡诺”运动不仅是该民族政治书写的延续,更是对主流社会文学书写的一种颠覆;在每一个族裔文学新星的背后,都存在着无数个堙没的优秀作家的身影。
该分会场的主持人,福建师范大学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的林元富教授最后一个发言,其发言的题目是《伊什梅尔•里德和非裔美国讽刺》。林教授首先对“讽刺”一词做了一个历史性词源考证梳理,追溯了讽刺的演变过程:从古希腊的梅尼普斯讽刺,到古罗马的Jevenal讽刺过渡到西方正典讽刺。回顾了讽刺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定义分析了讽刺与文学特别是小说之间的寄生关系和讽刺发生的前提,重点分析了讽刺对于消解性(degenetive)小说的意义。最后分析了消解性讽刺与暴力的关系,非裔美国小说的历史传统使命。
第五分会场 主题:六十年代文化与文论
主持人:金衡山 王庆奖
首先发言的是来自淮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的杜明业副教授,他的论文题目是《历史辩证法与艺术形式―论詹姆逊的“辩证的批评”观》。杜老师首先介绍了詹姆逊辩证的批评观产生的背景,即60年代末70年代初新批评衰落,左翼马克思主义势衰,现代文学面临困境。詹姆逊此时提出辩证的批评观,对批评本身进行思考。作为方法论的意义,批评的辩证观主要用于形式批评,面对文本形式各种层面的问题。其运作方式是从文本表面深入到文本内部,揭示文学形式与现实的关系,关注阐释的必要性。所以辩证的批评观以艺术与历史为框架,通过艺术形式透析历史情境,达到文学内部批评与外部批评的结合,因此是对马克思主义批评观的继承,为美国批评文化的多元化做出了贡献。此论文为我们了解詹姆逊早期的批评特点提供了一个了解的视角。
接下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潘纯琳副教授以《1970-2010年间的英美童话重写与童话批评》为论题,采用文化研究方法,结合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理论,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政治语境中考察了童话重写这一文化现象。潘教授指出本研究以安吉拉•卡特为标注点,从女权主义童话与批评、后现代主义童话与批评、童话奇幻与批评及青少年童话小说与批评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讨论童话重写与童话批评的互文性,旨在复兴童话精神,在传统文学基础上延伸出更多更新的艺术形式。潘教授更以《小红帽》、《白雪公主》等童话改写为例,将现场气氛推向活跃。
第三位发言者是来自西南交通大学的史迹教授,他的论文题目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不确定性与结构主义批评的探索之路》。史教授从Jonathan Culler对解构主义批评的观点出发,结合后现代主义小说不确定性的特点,探讨了文本逻辑的回归。他指出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看似混乱、丑陋、低俗,但却闪耀着人文之光。为了阐述文本的自我解构,史教授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同时探讨了中国背景下一些看似荒谬实则合理的现象,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共鸣。
接下来昆明理工大学的王庆奖教授就美国911文学研究进行了发言。他以小说《不情愿的原教旨主义者》为例,用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视角来审视该小说,阐述了控诉式的叙事方式,阐明西方人对东方人的误解。对911文学的关注研究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是否是完全的“控诉”或是其间有着融合和沟通的因素,各位代表都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主持人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金衡山教授建议打破视角的局限,考虑将911文学的发展与理论的发展相结合以达到更有意义的结论。
接着,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的朱骅副教授就“论文化冷战策略两面性对美国东方主义话语的影响”进行了发言。朱老师从美国东方主义特征,国别特征及冷战中美国采取的遏制策略和融合策略这几个角度梳理了东方主义话语在美国形成的过程,发言得到金衡山教授及与会专家的认同,也有老师提出补充意见,认为在东西方关系中不应只谈美国策略,要同时考虑东方的策略才客观完整。
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孙璐同学是第六位发言者,她的题目是《六十年代文化情绪与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她介绍了丹尼尔•贝尔在其《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提出的六十年代文化情绪,认为六十年代情绪是对五十年代情绪的反叛,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极致的延伸,从这个角度来重新审视六十年代的文化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盛宁教授在点评时认为,我们在回顾历史归纳现象时应从表面现象下面探究文化的基础价值观,这样才能达到更中肯的认识。
最后一个发言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金衡山教授。他的论题《光荣与梦想:六十年代的再现》可以看做是总结发言。金教授通过将文学文本多克托罗的《但以理书》、厄普代克的《兔子归来》以及电影《毕业生》和《六十年代》与六十年代的文化批评论述放在同一个层面上解读,通过不同文本间的互读,对六十年代的再现做出了解读,指出60年代是革命的乌托邦与革命者的“宵遁”,是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合拢,60年代不可或缺。
第六分会场 主题:60年代戏剧、影视、诗歌
主持人:申富英 李美华
第六分会场在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申富英教授和厦门大学的李美华教授的主持下,围绕着60年代戏剧、影视、诗歌这一主题展开,共有八位代表进行了论文宣读和发言,从不同侧面对60年代戏剧、影视、诗歌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使与会的专家学者受益匪浅。
厦门大学的李美华教授,以《从亚特兰大到好莱坞――再谈<飘>的文学价值》为题,以大量文献为依托,探讨了《飘》的文学价值,论证了其已经完成了从畅销书到经典的华丽转身。
湖南科技大学凌建娥的论文题目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戏剧的后现代狂欢》。她认为,20世纪60年代是当代美国最具戏剧性的历史文化场景。以嬉皮士、黑人、女性、同性恋等为主角的年轻人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利用大学校园、城市广场等公共空间,通过非暴力不合作的形式与越战暴行、核污染、种族歧视、性别/向歧视等历史逆流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上演了一场随后被称之为“反文化”的戏剧。这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历史剧,其彰显的文化多元主义、女性主义、环保主义等思想从此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当代美国社会文化历史进程,成为后现代思潮的突出代表。
南阳师范学院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的万明科老师就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现代性书写进行了发言。他认为,这部再现美国20年代社会现实的电影充满了诸多现代性因素。
南京大学的朱雪峰老师独辟蹊径把美国先锋戏剧和中国禅宗道家美学相结合,以《美国先锋戏剧里的禅宗道家美学》为题,从“反”“易”“观”“真”四个层面进行了详细深入的探讨。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的研究生江慧慧在《梦的蓝调――兰斯顿•休斯忧伤的美国梦浅析》中指出,梦想是兰斯顿•休斯诗歌中的重要主题,布鲁斯诗歌是兰斯顿•休斯基于非洲布鲁斯音乐的一种创新,因布鲁斯音乐中的忧郁情绪,布鲁斯也成了“忧伤”的代名词。兰斯顿•休斯布鲁斯诗歌中的美国梦在早期诗歌中是乐观向上充满希望的,到后期却充满忧伤。
吉首大学的刘燕老师在《美国精神的另类延续――艾伦•金斯堡与惠特曼诗歌对比研究》中认为,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一系列“反抗”运动的展开如黑人民权运动,反战运动,新左派运动,女权运动,以及影响美国社会最为广泛的反主流文化运动,将“反叛”注解成这一时期的时代精神。艾伦金斯堡为首的“垮掉的一代”为60年代的造反提供了精神源流。其中艾伦金斯堡的代表诗作《嚎叫》更是反主流运动的精神写照。作为“垮掉的一代”代言人的艾伦金斯堡其诗歌运用大量超现实主义意象,探索潜意识领域,有着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和后现代主义特征。
燕山大学的王艳文教授发言的题目是《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身份焦虑――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化再审视》。王教授通过研究美国20世纪自白派著名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的人生体验和艺术创作中的身份焦虑,揭示出诗人的身份焦虑导致她无时不刻不处于期待、幻想与绝望之中的心理状态。她希望通过对普拉斯身份焦虑的研究,对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的文化大语境进行再审视。
最后发言的是山东大学的申富英教授。她用文本细读的方法,详细阐述了《洛丽塔》中60年代的美国现实,着重强调了真情难觅的残酷社会现实。申教授认为,尽管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以其迷幻的实验主义色彩而著称于文学界,但透过其亦幻亦真、性与情混杂的表象,我们不难触摸到赤裸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现实的种种尴尬:消费主义、虚无主义、存在主义、色情艺术、伪艺术、纵欲主义、利己主义等对道德底线和纯真、博爱等理想的冲击。
第七分会场 主题:60年代女性文学
主持人:刘 岩 杨建玫
本分会场的主题是60年代女性文学,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刘岩教授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杨建玫副教授主持,到会25人,共有八位代表进行了发言。首先发言的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语学院的陈圣老师,题目是《传统和叛逆的绞杀―埃斯特的疯狂和无奈》。陈老师以西尔维亚•普拉斯(Sylvia Plath)发表于60年代初的《钟形罩》(1963)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女主人公埃斯特陷入疯狂和精神失常的原因:主人公无法在保守和激进、守规和反叛间找到立足点的无奈和压抑。
第二位发言者是毕业于郑州大学外语学院,现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师从金莉教授和郭栖庆教授的博士生刘哲,她发言的题目是《<我们常住此城堡>―雪莉•杰克逊的女性哥特书写》。鉴于哥特与后现代之间存在的由表及里的契合性,将《城堡》置于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下审视,从零散的叙事,荒诞的视角和不确定的人物形象等方面出发,揭示了杰克逊所建构的“怪诞”城堡的“病态”现实之源。《城堡》似乎是远离现实的“疯言呓语”,却是以退为进,迂回曲折地反映了父权制社会下女性的困境,人性之扭曲以及社会的弊病。
第三位发言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吴美桦,题目是《一曲精神的赞歌―<欢乐之家>中丽莉关于物质与精神选择的道德蕴含》。吴博士从黑格尔精神哲学的角度,分析女主人公做出选择的深层原因,揭示出了《欢乐之家》中所蕴含的道德指向:精神高于物质。物质还是精神,金钱还是道德,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如果两者能够统一,则皆大欢喜,如果不能,作者好像在告诉世人,精神第一。
接下来发言的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外语系的杨建玫副教授,她发言的题目是《欧茨小说中的动物伦理思想》。杨老师认为,欧茨小说中蕴含有丰富的动物伦理思想,因为其作品中许多女性反对以动物为食,反对虐待动物。她们对动物具有一种关怀和责任伦理思想,这源自于她们自身在生活中遭受的男权压迫。她们在保护动物的同时也在为自己争取权利,希望自己和动物都能够从男权社会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欧茨通过表现她们的素食选择和拯救被虐动物的行为表现出女性关怀伦理观。
信阳师范学院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的张瑞老师是第五位发言者。在《孤独和荒谬:曹七巧的“他残”与艾莉森的“自残”的女性隐意》中,张老师把张爱玲作品《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和卡森•麦卡勒斯新作《金色眼睛的映像》中的艾莉森进行对比研究。她认为,无论是曹七巧对他人的摧残还是艾莉森无法忍受生命之重对于自己的自残,都是女性在男权社会里被压抑的体现。
杭州师范大学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的黄四宏副教授在其发言《沉默与呐喊―汤亭亭<羌笛野曲>中女性形象分析》中认为,虽然《羌笛野曲》是《女勇士》的最后一章,但它关注的是华裔女性的地位以及成长,边缘化存在,反抗男权中心主义,反抗文化霸权。她运用女性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相关理论,分析了《羌笛野曲》中不同角色女性形象,阐释了美国华裔女性如何在矛盾情结中成长,打破沉默,从自发到自觉逐渐形成的反抗意识。
第七位发言者是常熟理工学院的黄真真老师。黄老师在《<他们眼望上苍>看非裔女性形象的文化身份阐释》中认为,佐拉•尼尔•赫斯顿用黑人口语艺术化的表达,通过一位非裔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反映了非裔美国人文化身份的困惑和重构等问题,展示了她对于保存黑人传统习俗文化的强烈使命感。她的文学表述已经在呼吁如何在美国白人主流文化的氛围中建构非裔形象的文化身份,尤其是非裔女性形象的文化身份。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李鸽是本分会场的最后一位发言者,题目是《继承与颠覆―两种女性乌托邦的对比研究》。她以实证研究的方式,分析了两种女性乌托邦对于两性平等问题、家庭问题、性爱问题的理解,表达了对女性未来的共同关怀。
第八分会场 主题:经典重读(一)
主持人:石平萍 朱小琳
第八分会场到会的有24位专家、学者,在洛阳外国语大学石平萍和中央民族大学的朱小琳两位教授的主持下,共有8位老师做了精彩的发言。在经典重读的主题下,讨论涉及现当代美国小说、诗歌及文学批评领域,讨论非常热烈,从很多的新的角度对经典文本和文学批评现状展开讨论和反思。
石平萍和朱小琳教授就美国少数民族的专题做了分析。石平萍教授做了《走向美华裔生态批评:理论和实践》的发言,分析了美国华裔文学生态领域批评研究在不同裔族层面上的失衡,指出华裔文学中反映的地域意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描写和叙事功能等生态意识,提出应该建立美国华裔生态批评的理论和实践范式。中国社会科学院盛宁教授对石平萍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指出了生态批评的发展趋势、关注焦点和在进行生态批评实践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特别是对待动物伦理与生态素材的真实性要进行辨伪。
朱小琳教授发言的题目是《非裔节庆文化在非裔美国小说中的反映》。朱教授界定和介绍了非裔节庆文化的概念、种类以及在美国主流社会节日庆典之外所彰显的族裔色彩、民族性和民族精神,指出这些非裔节庆文化在非裔小说中的再现、重构和戏仿链接了非裔美国人身份意识中的个人身份与族裔身份,成为非裔美国人形塑自我的过程中的文化归属实践,同时也使小说充满了黑人音乐节奏和形式美,以情感的共鸣和艺术与现实的应答展现了非裔文学的美学追求。
江苏师范大学的顾晓辉老师以美国现代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旅行叙事中的“社会书写”为切入点,分析了旅行叙事中个的两大关注点:黑白种族冲突和贫困弱势人群,将战争题材作为种族冲突的典型空间,反思了战争的残酷性及其对女性造成的伤害。
兰州大学的高红霞老师就《“南方文艺复兴”主体在50年代之后的断裂与延续》进行了发言。高老师通过对家族、历史、地域、性别、阶级5个部分的主题研究,探讨了美国50年代以后南方精神的断裂和延续之争。在座的专家学者就 “美国南方”、“南方精神”、“断裂与延续” 等概念的界定和阐述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吉林建筑大学的王晨老师的论文题目是《论魔女卡丽》。王老师用群体方式研究了美国恐怖小说作家斯蒂芬•金的成名作,通过人物的反社会、反人类心态的研究探讨了小说的社会意义和现实关怀。
发言中有两位专家关注成长小说的研究。对外经贸大学的李贺青博士在《六十年代的美国女性成长小说》中提出女性成长小说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新概念与定义,以《钟形罩》和《少女群像》等成长小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女性写作主题的成长小说的情节模式。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王丹老师的《论<迷失在游乐场>对传统艺术家乔伊斯的成长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的戏仿》从戏仿的三个维度,即强烈的自我意识、非线性叙事和开放式结尾研究现实社会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
北京工商大学的史岩林老师的题目是《唐•德里罗对美国60年代的反思与书写――以<天秤星座>为例》。论文重审了“美国例外论”这一美国文化思想中的重要理念,反思美国60年代文学书写对“自由世界领导者”的极大怀疑。论文通过唐•德里罗的小说《天秤星座》,探讨了社会现实与政治理想的巨大差异,批判了现代社会的罪恶与腐朽,质疑冷战结束后人们对“美国世纪”和“历史终结”的乐观主义态度。
本组讨论发言人都做了深刻的论述,在每一个发言人的发言之后,石平萍教授都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疑问和建议,盛宁教授也认真听取了小组发言,并做了点评,最后朱小琳教授对小组发言做了详细的总结,并对大家以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第九分会场 主题:经典重读(二)
主持人:刘立辉 王祖友
第九分会场的研讨专题是经典重读,七位代表发言,由西南大学的刘立辉教授和河南理工大学的王祖友教授主持。第一个发言的是南阳师范学院外语学院丁小雨老师,题目是《<献给艾米丽小姐的一朵玫瑰花>中的时间哲学》。丁老师首先指出艾米丽是个活在过去时间中一位传统女性。生活中接连遭遇的一连串不幸让她最终与现在与未来切断了联系,永远生活在过去之中,表现为拒绝物理时间。所以在艾米丽的世界里,时间不再具有线性的客观性。福克纳作为美国南方地域文化作家群里一员,通过书写艾米丽的独特时间观来呈现和表述特定时代下的社会变迁,以寄托他对逝去的美国传统文化的无尽哀思。
北华大学外语学院的郭伟老师发言的题目是《超越现实主义的约翰•契弗》。郭老师开篇便提出问题:契弗的作品基调公认是现实主义的,可为什么他最著名的两部作品:《游泳者》和《巨型收音机》却不是现实主义的,而是非现实主义的?作品中存在四种非现实主义元素。第一,超自然的道具,第二,荒诞的场景,第三,怪异的人物形象塑造,第四,顿悟式的结尾。郭老师认为:顿悟式结尾就是用貌似不经意的事物来解决困扰作品人物已久的各种难题。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一个结论:契弗远非一位现实主义小说家,而是一个超现实主义小说家。
中国科学院大学外语系的胡江波副教授是第三位发言者,其发言题目是Innocent Girls’ Laughing: Daisy Miller and Yingning。胡老师将亨利•詹姆斯的《黛西•米勒》和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狐女婴宁从爱笑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了二者性格的共性:率真,且都面临着如何在异质文化里生活的问题。但二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截然不同。黛西•米勒拒绝改变自我,坚持独立性,而婴宁在理解真爱以后,渴望融入人类社会,甚至最后不在发出笑声。胡老师得出的结论是,前者是美国新女性的宣言,而婴宁则体现了蒲松龄对改良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渴望。
第四位发言者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的研究生蒋天晨,其论文的题目是《后现代中西部小说的叛逆》。该论文追溯了西部小说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库伯的皮袜子系列等以西部开发为背景的小说和塑造的以班波为代表的传统西部牛仔英雄形象。西部小说从1915年进入了一个繁荣期,到了30年代开始出现衰落。后现代文学中出现了新的西部小说,提倡主题和人物形象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以及不确定性,打破了书写的传统单一模式。他列举了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指出新西部小说出现的多角度叙事模式,比如反英雄或者人格的双重性书写,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获得了意义的新突破,即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下,再现了美国人介于自然与文明之间,法则与法律之间的戏剧性冲突。
西南大学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博士生席楠在《<洛丽塔>中消费文化研究》一文中,首先归纳了《洛丽塔》的研究现状。她认同法国学者让•波德里亚的观点,二战后的美国社会已经从生产型社会过渡到消费型社会。席博士分析了亨伯特和洛丽塔的疯狂购物行为背后的消费文化的异同点。双方都把后现代文化中的商品作为一个符号或者代码;双方消费观的共性是都渴望通过消费来塑造各自的主体性。不同的是,亨伯特希望借助物品来吸引洛丽塔来表征自己的男权中心主义,以换取对她肉体的精神审美和消费。而洛丽塔则热衷是商品作为代码所指的衍生物。这种消费文化观的冲突导致了彼此建立主体性的失败,造成不论之恋以悲剧结束。
河南理工大学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的王祖友教授在《国内海勒研究综述》中指出,除了《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个最优秀的后现代主义标志性作品,海勒还有很多其他创作。他对国内海勒研究的多角度和状况做了详细的统计性梳理和归纳。指出,目前存在的海量研究论文中,论文质量良莠不齐,参差不一,尤其是关于小说创作技巧的论文,大多都存在着无意义的重复性论述。期望这篇专题论文能提供一个新视角,引起国内对海勒作品所反应的时代和他所代表的那个作家群进行再审视,从而为当代社会文化的解读和进步提供现实意义的参考。
该分会场最后一个发言者是西南大学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的刘立辉教授,其发言的题目是《男性气质与中产阶级方式:从契弗的<泅泳者>谈起》。刘教授认为在《泅泳者》中,契弗塑造了一个现代版的唐吉可德式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奈迪。经济上破产的奈迪处处掩盖自己破产的事实。他通过化身为鱼,游过15个象征性的游泳池(其中有一个没有蓄水)到达家里。在游泳的过程中,主人公经历了各种奇异的遭遇,观察到了很多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方式,见证了美国中产阶级生活中物质丰富与精神贫乏的悖论。故事的主题是主人公重建自己男性气质的挣扎与失败。刘教授接着从互文性角度指出,西方文学自古希腊以来中存在大量的水上之旅描写,同时证明:西方男人气质离不开水上之旅。此外还分析了主人公的大鱼意象和寻找圣杯的骑士意象。在结论中,刘教授指出,作者契弗的文化批判具有双重性,既批判了中产阶级生活重视实效性,又抨击了形而上的男性气概的虚伪性。他寄望该研究除了揭示五六十年代美国青年亚文化的真实情况,还有助于帮助个人思考在面对失败与挫折时候的生存之道,为该分会场的发言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十分会场 主题:文学的叙事策略
主持人:杨仁敬 索金梅
该分会场由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的杨仁敬教授和南开大学外语学院的索金梅主持,共有八位代表发言,围绕文学的叙事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第一个发言的是来自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的陈娜老师,其发言的题目是《诺曼•梅勒小说中的非线性叙事策略》。陈老师认为,小说家在其战争小说中主要运用了时空交错、视角变化和意识流这三种非线性叙事策略,通过内聚焦、零聚焦和外聚焦三种视角之间的转换,将战争带来的灾难全面的呈现在读者面前;运用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这两种意识流形式,真实地展现二战后人物的内心感受。陈老师总结说,时空交错、内部视角和意识流结构等非线性叙事策略的使用,给读者造成巨大阅读冲击的同时,也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文化心理在经历二战、越战后紊乱、荒诞、无理性的真实表现,进而标明了作家在后现代主义小说技巧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二个发言者是中原工学院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的郭建副教授。她在《厄休拉•勒奎恩的神话叙事》一文中指出,勒奎恩运用奇幻、科幻手法进行青少年读物以及严肃的乌托邦神话创作,在其运用神话意识进行文学创作的内容中最突出的是英雄历险神话、乌托邦神话和雌雄同体神话的改写和创造。不同于传统的神话叙事,勒奎恩的英雄是走向内心世界的英雄,目的是为了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勒奎恩的乌托邦神话是强调个体、行动中的乌托邦,目的是建立联系,实现社会团体之间的结盟而非分离;雌雄同体神话是英雄神话和乌托邦神话的隐喻表达,通过雌雄同体的隐喻和象征表达了勒奎恩思想中的二元、多元统一的思想。
北京第二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的龙云副教授第三个发言,题目是《历史与虚构的杂糅:<皮男人>的后现代叙事》。龙老师认为,美国后现代作家多克托罗善于运用杂糅这一后现代叙事手法打破历史和现实的界限。并从历史事件和虚构事件的杂糅、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的杂糅以及历史事件与人物的杂糅三方面解读了多克托罗《皮男人》对杂糅的使用,旨在揭示现代社会人们行为的表演性和话语的虚假性,进而揭示了历史的不确定性,以及知识和现实的不确定性。
第四位发言者是河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教师、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在读博士聂宝玉,其发言题目是《珍妮弗•伊根小说<黑匣子>叙事策略探析》。聂博士认为,《黑匣子》是科幻小说《恶棍来访》的后续,以“推特”形式发表,并分析了该小说的“推特”写作形式以及第二人称叙事技巧对于小说成功的重要作用。这两种叙事策略都是后现代叙事学中出现的新的叙事策略,然而这两方面是否属于后现代叙事的新叙事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五位发言者是福建农林大学文法学院阮倩老师。阮老师在《现代主义小说与后现代主义小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现代主义特征和后现代主义特征》一文中,论证了《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小说中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即两者不是相辅相成而是相互解构的关系。该小说不以故事和情节为依托,不以自我意识和顿悟为结局,权威消失,整体消失,主体消失,剩下的只有不确定性与语言游戏,这部小说在形式上是现代主义,但承载的是后现代的意识。最后,作者得出结论:后现代主义小说是现代主义小说的自我完善,是后者发展的最高阶段。
接下来发言的是南阳师范学院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的宋歌老师。宋老师在《黑人男性的身份探寻与自我建构―论<所罗门之歌>的空间叙事》中,运用加布里尔•佐拉的空间叙事理论对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进行重新审视,发现该小说存在物理空间的并置、心里空间的建构和历史空间的回顾与展望,每一种类型的空间又通过一组二元对立展现出来,这三对二元对立依次为:物质和精神;梳理与融合;起点与终点。通过不同类型的空间叙事,揭示空间形式对作品“探寻”主题的深化意义。
哈尔滨师范大学的王倩老师以《枪打反舌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中的叙事判断对青少年道德成长的影响情况。王老师运用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判断对该小说中主要人物、叙述者和读者作出阐释判断、伦理判断和审美判断,这三种叙事判断在文本中起到道德教化的目的。小说作者采用双情节叙事、插入次要冲突和采用第一人称变换内聚焦三种叙事策略达成青少年的大道德成长。
该分会场最后一个发言的是外语界德高望重的杨仁敬教授。杨教授是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的博士生导师,此次发言的题目是《海明威与后现代主义》。杨仁敬教授对美国学者麦克尔•雷诺兹认为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早已意识到50年代末美国文坛的的变化,在他的后期作品中体现了后现代派小说的艺术特征,从1946年到1960年海明威创造的小说都具有跨题材的特点,比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的出现早了一步这一观点提出质疑。杨教授指出,海明威有长期当记者的经历,将真实与想象结合在一起,是其写作的一大特色。此外,海明威赶在了时代前面,并影响着其他作家,海明威后期小说具有某些后现代主义艺术成分,充分体现了海明威作为一个大作家对文学创作的前瞻性。